華裔女性 (常被懷疑為星加玻/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印尼籍),香港特區(前英國殖民地)製造及持續發展。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產品、產品編號1022、國籍仍然BNO、宗教信仰徘徊佛教與天主教、更信奉宇宙觀和新紀元運動。典型天秤座、九型人格四號仔、二十一世紀初才達大學程度、五年內全職進修(由中五畢業生至碩士)、但願有生之年擁有博士學位。 大情大性、記憶力佳、淚腺發達、以聲取人(耳朵神經敏感如貓)。疑有「歇斯底里症」、「自戀型性格障礙」、近年更不幸染上「嚴禁噪音症」、「曠野/幽閉恐懼症」、「公眾節日恐懼症」。X光片驗出是一名女人型的男人婆,「燥」底,終生學習溫柔,未能完全食素。
Sunday, July 7, 2013
Saturday, April 27, 2013
Saturday, March 2, 2013
Friday, December 21, 2012
Wednesday, December 12, 2012
寫在末日前 …末日前看的電影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像《生命樹》(Tree of Life)的簡易版,又帶有《與神對話》(Conversation with God) 的印度少年版。我們曾在李安的《斷背山》 (Brokeback Mountain),看見 Ennis和 Jack 在月夜下浪漫談心,月亮像可隨時摘下來,亮麗無比。這次,我們還看到3D製作的場面,究竟是真實或是夢境內見過?小小動物園、印度眾神、地球航海地圖、太陽、雲端、星空、暴風雨、海洋、海底、鯨魚、海豚、老虎、像臥佛的食人島等等 … 彷彿是一本 pop-up的 National Geographic《國家地理雜誌》!
讚嘆的影像之外,李安導演(應是故事原創者 Yann Martel)更是一名智者,要說的,是生存、死亡、信念。
你是否相信神?那一位神明?不論那一位神明,生命平靜時,可有向祂問好?生命低潮時,可有向祂質疑、咆哮?
若你是嚴格的素食者或固執如牛,可以看看船上一位叫「隨喜」的亞洲僧人,吃肉汁伴飯(rice with gravy)的他演繹了真正的放下。唯有放下,才可上路,唯有不執著,才可生存。
漂流了一段日子,Pi和Richard Parker到達一個風光明媚的孤島。滿佈不知名毛茸茸小動物的小島,日間,Pi在小湖泊遊泳,四處有果子裹腹;晚間,可以在粗壯樹幹睡覺,看星空。他見到的果實,打開,奇怪地藏有一顆人類牙齒。往樹幹下望,小湖泊有不少海洋生物,它們為何在晚間出現?星空下的孤島,像一尊橫躺的佛(可能是印度教的神)。若果說這島是一個安全地帶,是否暗喻佛教或印度教的包容性?或是他回歸母體的安全感?果實內的人類牙齒,是否暗喻人類只應吃素不吃肉?看真一些,果實有點像女性性器官,是否暗示人類的來源?
你最大的恐懼是什麼?你應平靜下來,學習與它相處,適應它,甚至指揮和操控它!當你堅持信念,理想達到時,恐懼便會自然離開。Pi和Richard Parker到達墨西哥時,牠頭也不回走入森林,沒有和Pi道別。
除了少年和老虎,水是第三大主角。泳池的水、天主教堂內的聖水、海洋、暴風雨、孤島的小湖泊,從此岸到彼岸 … 直滲、橫貫、浸透整套電影。教堂內的神父問小孩Pi:「你是否口渴?」他最渴求的,是知識、宗教和別人的認同。Richard Parker初被他爸爸收養時,名字是口渴(Thirsty) ─ 他和牠同樣渴求生命中重要的東西。
成年後的Pi,與妻子、兩名子女(兒子的名字和他哥哥一樣)、一頭貓在加拿大定居。嗯 … 他懷念與Richard Parker相處227天(The number π, Pi )的日子?沒有心中的老虎/恐懼,飼養貓兒是記念一位沒有道別的戰友/他年輕的自己,可能是一種救贖?
對不起,若你此生仍然幸福得無風無浪,你看這電影是一個少年和一頭老虎的歷險片就可以。是有點沉悶、簡單,像風平浪靜的人生。
Monday, November 26, 2012
Sunday, September 9, 2012
Subscribe to:
Posts (Atom)